技術共享
- 氨氮和亞硝酸鹽對水產養殖的影響
- 〖 12/20,2013 | 點擊 2015 〗
- 隨著養殖水平的不斷提高,養殖密度的不斷加大,對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斷地增加,加強水質的富營養化,特別是蝦蟹等高檔水產品所投喂的飼料蛋白質含量較高,(蛋白質含量一般在40——60%),因所產生的糞便蛋白質含量較高,水體的負載大都達到或超過飽和程度,在常規微生物的作用下,有機碳源被大量分解,而有機氮源殘剩過多,特別在氧氣不足的條件,過多的氮源很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和氨氮,給魚蝦等水產品造成了有毒的環境。
氨氮或亞硝酸鹽中毒后,血液的攜帶氧的能力減弱。也就是說,池水中的溶氧并不低,而只是血液的攜氧能力降低后,養殖對象比較容易形成類似缺氧的癥狀。例如蝦類,常在池底死亡,死亡后又無明顯癥狀,即大家統稱的“滴星”、“死底癥”、“冒底”。尤其在脫殼時,大批蝦由于“缺氧”造成脫殼不遂而死亡。如果搬起料臺后,或把蝦起水或集中后,蝦體很快就會變白而死亡。氨氮、亞硝酸鹽中毒的蝦類外表癥狀有黑鰓、黃鰓、肝胰臟模糊不清晰,甲殼紅色素增加;解剖后顯微鏡觀察,鰓絲腫脹充水,甚至糜爛粘有污物,腸道充血發炎,肝胰臟空泡甚至糜爛。
水產養殖對水質的要求較高,嫩、爽、活是魚蝦蟹養殖水質的基本要求,在整個養殖周期中,消毒、肥水、凈水、調水是必不可少的幾大環節??莶菅挎邨U菌是最早應用與水產養殖水質凈化的微生態制劑之一,其對水質的凈化效果顯著,但是對于水體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毒害物質的控制具有局限性,無錫中意開發的復配“亞硝克“微生態制劑,選用多種菌種經科學配比組合而成,不僅具有凈水功能,同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水體中原有的氨氮、亞硝酸消耗殆盡,同時還能快速消耗氧化因微生物代謝持續產生的氨氮和亞硝酸鹽,從而避免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超標,穩定水體各項因素指標,為水產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。
施用中意“亞硝克”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適用于水產養殖中后期,即便水質濃厚,產品中的反硝化細菌亦能快速發揮作用,降解水體中富余的氨氮和亞硝酸鹽。
2)如果池塘亞硝酸鹽濃度偏高,但水體清瘦,此時應配合液態肥使用“亞硝克”,水體浮游藻類開始繁盛,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被適當消耗,當水色培養起來時,通常池塘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也降到安全范圍內,不再需要特別處理。
3)目前很多池塘存在藥物濫用問題,導致塘水中重金屬離子超標,如硫酸銅或硫酸鋅的濫用,造成銅鋅離子富集,對水產養殖動物造成較大傷害,此時應該配合EDTA螯合類凈水產品,先解除重金屬的毒性,再應用“亞硝克”等微生態制劑控制超標的氨氮和亞硝酸鹽。
4)盡量錯開時間施用增氧劑和亞硝克。目前市面上常用增氧劑主要是過碳酸鈣,過碳酸鈉,雙氧水或臭氧等產品,通過釋放放原子氧為水體增加溶氧,但是這些氧化劑對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殺滅作用,同時使用的話,不利于“亞硝克”產品中的微生物在水體順利定植和繁殖。
氨氮和亞硝酸鹽是廣泛存在于水體的一種物質,是水體氮循環的產物之一,要在水體中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的,只是在養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其濃度,采用尚農傲可安水產養殖水質分析儀,可以精確檢測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,隨時了解水質指標,全面掌控水質狀況。
然而預防仍是水產養殖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,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幾點:
1)徹底清塘、消毒,避免有機物的大量積累;
2)適量投餌;
3)在養殖過程中經常使用生石灰調節水質,保持水體呈微堿性狀態;
4)合理選用水產養殖專用肥料;
5)科學使用硝化細菌、反硝化細菌、芽孢桿菌、光合細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劑,以調節水質。 - 【返回】 【打印】